發布時間:2018-06-19 15:35來源:互聯網作者:創客匠人 閱讀:184
"
2018年,知識付費正式踏入紅利期。
隨著現代移動支付的普及、用戶消費觀念轉移、消費習慣變化;他們對“內容”和“知識”的消費觀轉變,到獲取信息的方式改變,推動風口到來,用戶的付費意愿正在加強。
1.“知識付費”的到來,讓諸多“知識網紅”異軍突起
李笑來、馬昌博、馬薇薇、胡漸彪……這些活躍于各大平臺的“知識網紅”,在各自領域擁有不俗的成績,具備“網感”和個性化特征,以最符合新媒體傳播規律的方式送達信息。
除了上述“大咖”,一些細分領域的專業人士和草根創業者也正迅速搶占知識創業的份額,頭部內容引領的多元內容群峰效應正在凸顯。
這些新媒體知識傳播變革中的弄潮兒,他們可能是財經圈的,他們可能是時尚圈的,他們可能是運營圈的...
這些收割知識紅利的人各不相同,這其中有行業大咖,也有專業的培訓講師,還有擁有一技之長的普通白領...
他們的共同點是,憑借自身扎實功力和系統知識,準確把目標受眾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分享,為粉絲奉上別具一格的知識盛宴。
未來的內容創業,將更為專業化和深度優質化。用戶不再只追逐頭部的大咖內容創業者,也將開始關注細分垂直領域的KOL。
面對當下的內容創業形勢,創業者更應找準自己的平臺,根據自身專長和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峰頭”。
2.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知識工作者,人人也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
知識付費與電商有本質不同。
電商的核心是商品,知識付費的核心是人。
知識付費想做的,是對不同消費場景進行內容輸出與投放,并完成消費引導,為用戶提供深度的知識吸收場景。知識付費平臺或產品的出現,將給傳統教育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如今,傳媒、出版、教育正不斷融合。每一次的融合和碰撞,都將給自身領域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3.DT時代,“公司+雇員”正在被“平臺+個體”取代
美國當代學家弗里德曼在他的一本書《世界是平的》中提出一個觀點:“如果說全球化1.0 版本的主要動力是國家,全球化2.0 的主要動力是公司,那么全球化3.0 的獨特動力就是個人在全球范圍內的合作與競爭……全世界的人們馬上開始覺醒,意識到他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可以作為一個個人走向全球”。
(責任編輯:夕陽)